福建累计实施温室大棚建设项目三千多个立足自然禀赋 发展设施农业

侠名

原标题:福建累计实施温室大棚建设项目三千多个立足自然禀赋 发展设施农业

5月14日,福建省福清市镜洋镇东升村绿丰农业蔬菜基地,数百个温室大棚鳞次栉比,菜农忙着收获绿油油的空心菜和小白菜。

“这些绿叶菜主要供应福州市场,每天出货30吨左右。”福清市绿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必玲说,基地作物分为叶菜类、瓜果类和辣椒类三种,瓜果卖省内,辣椒卖省外。

“我们建了400多个温室大棚,面积近2000亩,其中8座是数控温室大棚。”林必玲介绍,当地土地资源稀缺,发展设施农业可以解决传统种植模式下产量低等问题。

“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福建,人均耕地面积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4。福建立足农业资源多样、气候适宜等自然禀赋,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丰富农产品供给。

绿丰农业的数控温室大棚“看得懂”作物长势,水肥一体化设施根据作物生长时段精准施肥,并能感受温度湿度,营造更适合蔬菜生长的环境。“‘智能’种菜,蔬菜产量、质量都大幅提高,优质卖出优价。”林必玲说,2023年公司实现产值8000多万元,有的高品质蔬菜批发价一斤能卖到5元钱。

绿丰农业累计投入3000多万元进行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改造,2020年建成现代农业智慧园。“智慧园实现可视化系统、物联网系统、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监管系统全覆盖。顾客坐在家里,就能实时了解蔬菜种植、田管、采摘等环节。”林必玲说。

绿丰农业的成长壮大,是福建蔬菜生产设施化、规模化的一个缩影。福建有各类温室大棚40万亩,全年四成以上冬春蔬菜调供省外。

福建还安排省级财政专项资金,鼓励各地探索在“四荒地”、盐碱地上发展设施农业,累计实施温室大棚建设项目3000多个。

不久前,平潭绿绿鑫蔬果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平潭综合实验区盐碱地上试种的土豆迎来丰收。

“亩产量高达6833.8斤,共实现收益120多万元。”陈成华是合作社的负责人。2023年底,在农技人员指导下,陈成华在盐碱地“挖深沟、起高垄”,采取喷水或雨水冲刷等方式降低土壤盐分含量,并建设微喷灌和水肥一体化设施。“盐碱地上种出来的土豆,产量跟一般土地差不多,外形和口感好,完全不愁卖。”陈成华说,接下来将试种红薯和花生,进一步挖掘盐碱地潜力。

截至去年底,福建已发展设施农业面积240多万亩。福建省农业农村厅等五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30年,现代设施农业规模进一步扩大,稳产保供能力显著提升,设施蔬菜产量占蔬菜总产量比重达到30%;畜禽养殖规模化率达到95%以上;设施水产品产量占养殖水产品产量超过85%。(付 文)

来源:人民日报

学习《决定》每日问答丨怎样理解扩大自主开放,扩大对最不发达国家单边开放

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发布大雾橙色预警

湖北省汉南区发布暴雪橙色预警

白银平川:万亩苹果喜获丰收

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发布寒潮黄色预警_1

广西壮族自治区永福县发布霜冻黄色预警

中超今日启幕,这赛季有何不一样?

小米粥这样煮,养胃祛湿、通便防癌!比鸡汤补、比参汤香,快试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巴河县发布大风蓝色预警_8

丰富运动场景 服务全民健身

跟踪帮教让家庭保护“实时在线”

老旧小区改造这些难题咋破解?

福建累计实施温室大棚建设项目三千多个立足自然禀赋 发展设施农业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陶醉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