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断亲”,板子不能只打一方

侠名

  2024年,有关年轻人“断亲”的话题还在继续。

  “一旦涉及成绩怎么样、工资有多少,买没买房、有没有对象,感觉天就聊死了”“年轻人需要指点,但不是一年到头见不了几面的亲戚指指点点”……年关将至,回老家走亲戚,让不少年轻人压力倍增。(2月6日半月谈微信公众号)

  何谓“断亲”?简单来讲,就是疏于与非直系亲属的交往。亲戚关系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联结,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似乎不再不可或缺了。最明显的莫过于过年,一些年轻人开始拒绝“走亲戚”,也不愿再和亲戚“装熟”,懒于伪装成亲戚眼中的乖孩子。另有社会学学者的研究表明,在“90后”“00后”群体里,“断亲”正成为一种常态。

  现在的年轻人真的“六亲不认”了吗?这个“帽子”不能轻易扣。关系淡了、联系弱了、互动少了,如以此为标准来判断,“断亲”现象客观存在。且若依此,“断亲”其实一直在进行,哪怕是在血脉亲情看似最为牢固的传统社会,也早有“远亲不如近邻”的说法。然而,“父辈们花费时间、精力、财力维护的亲缘关系,年轻人却并不看重”,此类论断显然是一种误读。在现代生活快节奏、强竞争之下,年轻人无比渴望真正的家庭亲缘关系可以成为他们漂泊中的浮舟、疲惫后的港湾。

  换句话说,在社会化生活中,没有人想成为一座“孤岛”。那“断亲”现象又为何蔓延?某种程度上,年轻人是“被迫”的。俗话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血脉亲情亦如此。随着社会变迁、流动增加,现在不少年轻人跟自家亲戚本来就不熟,在其成长过程中一些亲戚长期缺席或“不在场”。此外成长环境不同,相比于传统的走家串户联络感情,如今的年轻人更依托互联网构建自己的生活方式,与长辈在日常活跃场域、思维处事方式上都变得不同。种种客观现实下,年轻人跟亲戚的关系自然趋于淡化。

  再从需求看,年轻人期待“真亲情”,却拒绝“伪善意”。在一些年轻人看来,亲缘关系不仅没成为“减压舱”,反而成了“加压阀”。此前,“一名重度抑郁女生被医生建议断亲”的案例就是一个佐证。再看一些网友留言,“一些亲戚毫无边界感,什么都想问,什么都想管”“拒绝成为长辈攀比的谈资”“说是帮助,实际上把姿态搞得像施舍”……年轻人为何“断亲”,答案就在字里行间。长辈们打着“为了你好”的名义指手画脚、颐指气使,长辈间“明争暗斗”“演来演去”,这一幕幕在现实中频频上演,只会把年轻人越推越远。

  问题何解?读懂“断亲”背后的真诉求,“双向奔赴”共建和谐亲属关系。长辈们要积极“融入”而不是“介入”年轻人的生活,少一些“过来人”的训导、多一些贴心人的支持,促成年轻一辈“出走”后的“回归”。年轻人要善于发掘亲缘关系中蕴含的真正价值,多一些沟通、少一些抱怨,在亲属网络中去更好地悦纳自己、悦纳他人、悦享生活。(广州日报)

十四届全国人大原常委、台盟中央原常务副主席李钺锋严重职务违法被开除公职

“我来帮忙!”风雪中列车上组成临时“搬运链” 温暖了回家的旅途

市公安局发布通告 兰马期间对“低慢小”航空器及空飘物进行管控

贵州省平塘县发布大雾橙色预警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大项目不断,池州经济“跑快马”

河北省涉县发布暴雨橙色预警

河南省台前县发布暴雨橙色预警

残健融合原创话剧《星空里的歌者》成功首演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重庆:中新互联互通助力重庆打造内陆开放高地

山东省安丘市发布大雾红色预警

江西省上高县发布大雾橙色预警

别让“班味”拜年消息成为“甜蜜负担”

年轻人“断亲”,板子不能只打一方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陶醉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