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一码检查”改革推行近半年 通州区对企业重复检查减少87%

❤

今年7月,北京市全面推行“一码检查”改革,为企业减负。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今年下半年,通州区对9735家“无事不扰”企业清单基本实现“无事不扰”,减少了393次不同部门的重复检查。

“一码检查”是指各监管部门在启动实施行政检查和访企活动前,均需使用“京办”小程序扫描企业营业执照上的“企业码”,向被检查主体展示检查任务、检查人员等信息后,方可开展行政检查或访企活动。“实际工作中,执法人员会统一扫描经营主体营业执照上的企业码或识别法人证书上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通过‘扫码检查’实施行政检查,通过‘扫码报到’记录其他访企活动,实现监管信息全程记载、监管执法全程留痕,以技术手段规范监管执法行为。”通州区市场监管局企业信用建设与管理科科长刘海燕说。

作为通州区“一码检查”监管改革的牵头部门,通州区市场监管局积极探索,以“无事不扰”清单为基础,密切结合非现场监管手段,全力打造规范、高效、精准的副中心监管新生态,使得重复检查、多头检查、监管效能不高等痛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避免。刘海燕介绍,今年5月通州区就建立了第一批包含781家企业的“无事不扰”企业清单,10月份第二批“无事不扰”清单企业为8954家,截至目前“无事不扰”清单企业共计达到了9735家。

相关数据显示,今年7月至11月,通州区各部门月均检查量较去年下降了79%,3.6万次执法检查通过非现场检查的方式组织实施。全区各部门共对“无事不扰”清单企业组织日常检查、巡查13次,99.8%清单主体未受到投诉举报、专项检查以外的现场检查。

据了解,“一码检查”除了将检查人员、检查内容、检查标准、检查流程全部置于社会监督之下,促进行政检查的规范化、标准化、透明化,系统还建立了扫码“提示”“阻断”机制,如:同一经营主体短时间内被多次检查,系统将向后续检查及访企人员进行“扰企”提示,并对严重扰企行为进行阻断,减少随意检查、低效检查和部门间的重复检查,提高监管质效。

截至目前,系统共发出重复检查提示450次,除了涉及投诉举报、专项检查等必须进行检查的情形外,各部门第一时间终止了393次重复检查任务,重复检查减少87%。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薇 通讯员 裴新军

聚焦2023世界艾滋病日|雨花区开展艾滋病防治健康科普大赛

湖北作家刘富道:丰富知音文化载体 凝聚情感共鸣

「在希望的田野上」冬小麦进入田管关键期 早稻育秧过八成

陕西省洛川县发布寒潮黄色预警_1

树木连根拔起……未来十几天,台风可能一个接一个

创新思路 成功拍卖386吨原木

西北地区及内蒙古西部等地有沙尘,华东部分地区及近海海域有大雾

中泰免签一周年 乘坐中老铁路出入境泰国籍旅客同比增长超86%

北约发言人:北约不会成为俄乌冲突的一部分

杜兰特:哈登是我非常亲密的朋友 和他对抗总是很有趣

黑龙江省密山市发布雷雨大风黄色预警

山西省汾西县发布沙尘蓝色预警_2

北京市“一码检查”改革推行近半年 通州区对企业重复检查减少87%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陶醉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