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变化)重庆:昔日贫困村依靠冷水鱼“游”出致富路

小编

中新网重庆7月15日电 题:重庆:昔日贫困村依靠冷水鱼“游”出致富路

(身边的变化)重庆:昔日贫困村依靠冷水鱼“游”出致富路
(图侵删)

  作者 梁钦卿 钟建

  近日,记者走进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大垭乡冬瓜村的冷水鱼养殖基地,只见数十个鱼塘整齐排列,鱼塘通过沟渠连通,山泉水源源不断流入池中,工作人员沿着鱼塘抛撒鱼食。

  大垭乡山高坡陡、沟壑纵横,曾是重庆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近年来,在当地政府和返乡人员共同努力下,冬瓜村通过发展冷水鱼养殖产业,焕发出新的经济活力。

图为王元生在重庆市彭水县大垭乡冬瓜村的冷水鱼养殖基地抛撒鱼食。钟建 摄

  2016年时,当时还在北京工作的王元生经过多方考察和市场调研发现,冷水鱼在大城市中市场需求旺盛,且利润可观,于是决定回乡发展水产养殖。

  回村之后,王元生四处奔走寻找水源和适合的养殖场所,经过数月寻觅,在一次陪家人野外游玩时,他在冬瓜村找到了合适的水源——冬瓜溪。2017年2月,王元生正式投身冷水鱼养殖产业。“当时,我从村集体流转了5亩撂荒地,用近一年时间建起了冷水鱼养殖基地。”

  为了给养殖基地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当地政府大力完善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曾经崎岖不平的山路变成了平坦的硬化道路,水电供应也得到稳定保障,通信网络覆盖整个养殖区域,这为基地的日常运营和产品销售提供了极大便利。

  冷水鱼养殖并非一帆风顺,在创业过程中,王元生遭遇了许多困难。“技术是冷水鱼养殖的关键难题。在当地政府帮助下,西南大学长期为养殖基地提供技术支撑。”他说,从鱼苗选育、饲料调配到疫病防控,专家们的悉心指导让基地走上了科学养殖的道路。

  好山出好水,好水养好鱼。在当地政府和专家团队支持下,王元生的冷水鱼品质一年比一年好,养殖基地逐渐打开市场,渐渐有了名声,不少人会打电话预订他养殖的冷水鱼,或是直接到现场购买。冷水鱼走出了深山,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可和好评。

  经过几年发展,养殖基地如今已颇具规模,目前有各种冷水鱼5万余尾。“接下来,基地计划增加鱼塘增氧设备,进一步优化养殖环境,提高产量和品质。”王元生说,他打算扩大养殖规模,丰富产业种类,引入更多适合当地养殖的冷水鱼品种。

  发展养殖业的同时,王元生还将目光投向农家乐和乡村旅游产业,充分利用冬瓜村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质的水资源,打造集养殖、垂钓、餐饮、住宿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综合体,为村民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

  鱼儿在山泉水中欢快游动,这个曾经贫困的小山村,正凭借着冷水鱼养殖产业,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阔步前行。(完)

前南非国脚参加葬礼遇车祸去世

百万人百万棵树,“河狸公主”讲述青年守护者故事

中央气象台解除台风蓝色预警 今明广东大部将有大到暴雨

湖北省通山县发布大雾黄色预警_2

加共体呼吁海地各方达成共识 政治解决当前危机

2024春节档总票房达78.44亿 创中国影史春节档新高

土耳其与壳牌公司签署10年期液化天然气供应协议

福建省霞浦县发布大雾黄色预警_3

河北省故城县发布大雾橙色预警

中国发声:把握历史主动 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河北省临城县发布高温橙色预警

菲方称中方在仙宾礁“填海造地”?中方:蓄意抹黑

(身边的变化)重庆:昔日贫困村依靠冷水鱼“游”出致富路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陶醉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